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步骤: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固定资产增置、转移、闲置及减损的管理;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控制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
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遵循购建、价值转移与补偿、实物更新的顺序进行循环。固定资产取得后,实行分口分级管理,即归属使用部门管理,并同会计部门依其类别及会计科目统驭关系,予以分类编号并粘贴样签。各子公司、职能部门预算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先向总公司上报,经总公司预算委员会批复后,方可购置。
(二)固定资产增置、转移、闲置及减损的管理
财务部门按月登记“财产目录”整体反映固定资产状况。财务部门按月编制“固定资产增减表”,应于次月送管理部门核对。
(三)固定资产折旧管理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和净残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提折旧。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按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四)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
企业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反映在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上,日常维护修理,能使企业确保产品质所以应建立严密的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度。固定资产的各个构成部分的物质结构、负荷程度、工作条件不同,使用以后损耗的快慢也不一样。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性能,保证生产能以防止其因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受损失,并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制度;建立固定资产保管使用责任制,实行设备定号、保管定人、管理定户,以班组为单位建立设备卡片,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对贯彻国家标准,实行法定计量,规范计量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财务部门在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还应做好:新增固定资产的验收、移交、登记入账工作;固定资产在企业内部转移时,要及时记录掌握情况;固定资产报废、调出,要参加鉴定,办理手续,注销账目;对租出、租入的固定资产要做好记录,加强管理。
(五)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控制管理
企业对固定资产应当会同财务部门至少每年实地盘点一次,企业的管理、人事、财务、工会等核心部门应抽出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加强领导和协调。并对每次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需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管理部门批准后,在期末计价控制。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按照账目价值与回收金额孰低计价,对可回收金额低于面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