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和地位

一、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发展中,无论是在发展规模还是在经营业务方面都在不断的扩展,涉及到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而且在经营项目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数额也在不断增加,国有企业要想保障正常的经营与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资金保障,各种融资筹资活动是资金保障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要对国有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才能确保企业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生产和经营,减少国有企业因为资金短缺等问题而陷入到资金风险中,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通过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够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对财务管理模式以及方法进行创新,比如可以通过全面预算以及精细化管理等方法,对国有企业各项资金的往来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每一项资金的使用都能够在合理的预算范围中,能够对企业现有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如果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调整,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化,避免造成资金的浪费或者资金的流失。由此可见,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加强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良机,但是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使国有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国有企业要想能够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得以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其业务水平以及发展规模上,同时也体现在其自身的内部管理能力上,良好的内部管理能力可以强化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资金管理能力以及市场适应能力。

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关键,一方面,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在全面预算中,需要获取市场经济的各方面信息、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础,提升国有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核算,同时也会以财务管理的角度来对国有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控,一旦发现存在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避免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风险预测、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得到全面加强,使企业的风险防空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见,通过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进而可以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各项管理工作还是各项经营业务的开展,都是为最终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而服务。在以往的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认为只有扩大发展规模以及不断扩展经营业务才能使国有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对于财务管理在经济效益增长上的作用和价值并没有准确的认知,导致大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并未能给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重视。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先进的管理观念及完善管理制度

新时期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在新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就要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改革和优化。

但是,从目前来看,部分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仍然不够,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认知,未能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管理观念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上,而且也未能根据国有企业现实发展需求,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优化,导致国有企业的发展中,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未能充分的发挥,各项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因此,需要加强对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2.财务管理方法单一老旧

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充分的行驶自身的职能,发挥自身的功用,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新时代发展中,对财务管理方法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老旧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果仍然采用老旧的财务管理方法,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作用,甚至会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传统的财务管理局限在财务数据的核算上,主要体现的是事后核算,而对事前的预算以及事中的管控等方面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因此,需要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能够结合新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采用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使财务管理能够深入到国有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充分行驶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现如今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应如此,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此来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优化财务管理方法。

但是,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足,不能给予相应的支持,导致技术引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得不到完善,造成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虽然部分国有企业在信息化设备的建设上加大的力度,但是在具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上还存在不足,比如在信息安全管理上还不够,无法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4.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大部分财务管理工作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来负责,如果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够,势必会导致工作中出现错漏,或者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在国有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对相关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现阶段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实际情况上看,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还无法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比如在管理理念上还需要更新,在管理方法上还比较老旧,尤其是在技术水平上,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在国有企业发展中,需要根据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需求,对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进行引进,同时要针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为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于实现国有企业的集中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入认知,并了解新时代发展中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从而能够对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有所掌握,并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从而能够通过更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策略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