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时期企业的发展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内部管理工作水平也应当适应外部发展,积极进行优化调整。近些年来,多数企业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处于传统模式下的财务工作,仅仅是简单的记账、报账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企业必须要对内部业财融合进程加快探索。尤其是在目前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高度应用的大背景之下,推动新技术与财务工作或者会计工作相融合,具有时代意义。
一、业财融合概述
近些年来,业财融合模式的探索在企业中屡见不鲜。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通常会简单粗暴的把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进行分离,而在企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之下,这样的工作模式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推动企业内部的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业财融合模式下,业务部门的有关信息可以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共享,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把诸多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反馈给业务负责人员,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财务工作高效、准确,也能够让业务部门的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总体来说,业财融合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整体业务工作水平和效率,降低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充分调动企业的竞争能力。最后,业财融合模式在企业中的探索,可以看作是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升级。因此,在业财融合模式下,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加强与业务部门的联系,充分熟悉企业内部所涉及到的业务流程,在提高财务能力的基础之上。业财融合,对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企业探索业财融合模式的重要作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时刻认识到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及自身的发展目标,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业务状况良好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的相互融合,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进而充分提高企业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让内部资源达到合理分配的理想状态。在业财融合模式中,财务工作不仅仅要对业务工作实施监督职能,还需要充分融入到业务工作的每个环节之中,只有对业务具体流程进行充分的掌握之后,才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可行性的策略。
总体来说,企业探索业财融合模式具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1.有利于推动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
财务工作人员在开展财务工作时为了有效将多种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必须要付出诸多努力,在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尽可能详细、完善地提供依据支撑。想要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能够正确、合理地反映企业目前每个工作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及状况,业财融合是推动企业管理人员更好的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有效策略的重要基础。在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是财务工作判断企业运营状况的直接依据。但是在外部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在各方面都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对于业财融合模式的探索,可以更加高效地提高财务管理活动对企业真实状况的反映程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业务工作水平,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化目标。
2.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近年,企业所采取的财务工作更加注重于后期的核算工作,而对于项目初期的预测及监督环节,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由于企业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多数企业的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存在着较大的障碍。
近些年来,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不仅仅要求其进行财务数据的处理工作,而是需要其发挥更好的推动作用。新时期企业内部加强业财融合模式的推进不仅有利于符合现代市场管理方式的要求,也能够尽可能地为企业制定更加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难看出,只有对业财融合力度进一步加强,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于业务信息的处理水平,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的价值管理
鉴于每个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不同发展模式以及特点,企业自身的价值管理理念也是存在相应差异的,这就要求在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方面,也需要进行差别对待。企业在开展业财融合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能够帮助业务与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在二者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财务工作的内容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扩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企业不断推动业财融合模式的进程中,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价值管理,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深化,对于企业发展也起到一定导向作用,最大化把价值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全体领域。
4.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目前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投融资环境越来越复杂,这让企业在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而为了获取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管理人员除了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的掌握,还需要对内部的经营状况进行有效把控。只有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施最优化的决策方案。因此说推动业财融合,能够把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在项目开展之前、项目开展过程中及项目结束之后的全程,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经济活动所具有的专业优势,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合理的决策支撑。最后,业财融合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外部市场环境以及自身发展前景的有效判断能力,进而对多种不利因素进行合理控制。
三、企业业财融合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在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推动业财融合进程的工作中可以看出,拥有独立的财务核算监督部门的少之又少,并且多数的企业并不能够充分利用其管理监督职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低下,也影响了企业的实际发展。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的背景之下,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自身并没有建立起完善或者说更加合理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这让企业的财务数据管理工作不能够取得良好成效。其次,相应的财务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常常会玩忽职守,监管意识十分不足。这都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规范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所导致的,应该尽快建立起更加规范的监督体系,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得到良好监督,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业财融合进展。
2.业财融合不够充分
业财融合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充分有效的部门沟通,但是鉴于企业目前销售环节及产品研发等部门所具有的工作性质与财务工作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导致两个部门间很难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交流合作。具体表现在财务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业务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财务工作人员就不能够有效的介入业务部门,并实现控制成本以及防控风险的目的。
此外,由于业务部门的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相关理念,知识并没有掌握,甚至对工作流程也不是十分熟悉,最终影响了企业业财融合规划的实际开展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促进业财融合一体化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导致在信息转移过程中,存在着速度慢及效率低的问题,这都让业财融合的优势,不能够达到最大发挥。
3.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作目标不统一
在企业的内部部门中,业务部门通常以自身的业绩为主要工作目标,这就导致了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与业务发展有关的指标会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