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财务管理,引入新型财务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要积极推进财务管理创新,促使财务管理向共享化、动态化、价值最大化的方向转型发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具体创新措施如下:

(1)创新引入管理会计模式

国有企业要树立“财管资本”的观念,从服务企业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引入管理会计工具,实现企业资本增值,促进国有企业高速质量发展。具体做法包括:

一是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师要参与企业经济决策,运用成本形态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方法,对生产成本、产品定价、长短期投资等方面进行预测,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

二是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所有经济业务都纳入到预算管理范围内,对企业资金进行统筹规划,严格控制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国有企业落实经济责任制,对各个利润中心下达相应的经济责任指标,加强对各中心完成指标情况的过程分析,实施各环节优化工作,确保企业实现经营总目标。

(2)建设财务共享中心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应积极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对下属各子公司和各部门财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强化集团内部资金管控,推行各业务板块集中支付和统一融资,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可以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扩展中心的财务服务功能,使其包括经营预测、财务处理、资金结算、总账与报表、采购与付款、成本核算、费用报销、会计档案管理、财务政策制定、财务监督检查、税务管理、业务决策支持、预算考核等多种功能,全面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推行业财融合模式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要推行业财融合模式,强化财务对业务的管控作用,以及业务对财务的导向作用,提高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工作绩效。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要将业财融合嵌入到预算控制、资产管理控制、绩效考核控制、风险评估等环节,加强财务与采购、生产、销售之间的联系,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无缝对接。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要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确保企业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提高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实力。在国有企业管理中,要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创新着力点,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益、营销业绩和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从而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