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鉴于企业智能财务建设的目标是促进财务工作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因此有必要厘清智能财务建设的逻辑。笔者认为,首先应界定财务工作领域并划分具体的财务工作任务,其次确认财务专业分工并针对具体财务工作任务逐一确定智能财务工作目标,最后相应地设计智能化场景并匹配运用新技术。
(一)从技术应用视角来看,智能化场景设计和新技术匹配运用是智能财务的本质所在。
为此,从技术应用视角来看,智能财务离不开智能化场景设计和新技术匹配运用两个要素。其中,智能化场景设计起源于针对具体财务工作任务的智能财务工作目标,依赖于“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的精准匹配运用,重在精心构思和巧妙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新技术涵盖但不限于“大智移云物区”,具体可参见高德纳(Gartner)每年公布的十大战略科技以及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发起的“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中的候选技术。
(二)从智能财务建设领域来看,企业财务工作内容通常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方面。
其中,财务会计工作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两个核心内容;管理会计工作主要包括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税务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和管理会计报告等核心内容。
(三)从建设落脚点来看,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和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构建是企业智能财务建设中的核心内容。
其中,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建设重在将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即业财管一体化)业务流程嵌入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功能范畴应同时覆盖实务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财务工作领域。
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分为智能财务会计共享平台、智能管理会计共享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分别聚焦财务会计工作任务、管理会计工作中的单项管理会计工作任务,以及管理会计工作领域中的交叉性、综合性、复杂性管理会计工作任务。
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构建重在智能财务组织和智能财务运行规则的建立,组织范畴应同时覆盖公司各级财务组织,重点工作包括模式的选择、设计和运行等,且其构建应基于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围绕管理会计落地和财务职能转型进行,并符合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
(四)从具体工作开展来看。
企业智能财务建设过程中,需围绕以下四项工作具体展开,即智能财务组织的规划和设计,智能财务相关业务流程的规划、设计和执行,智能财务平台的规划、设计和应用,智能财务相关制度体系的规划、设计和运行。
每项工作都有不同的工作阶段,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彼此之间往往需要交叉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从智能财务建设领域来看,智能财务建设分为智能财务会计和智能管理会计两个方面。智能财务建设不仅要提升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更要将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落地,实现财务职能转型,提升财务本身的价值。在具体实务工作中,需要理顺这些建设工作之间的关系,以便恰当安排智能财务建设各项工作进度,合理配置智能财务建设各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