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互联网+”思想的深入,全球经济格局出现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呈现出差异化。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上。现有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企业正常运行工作造成了阻碍,应该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措施,以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5G时代的来临,企业只有建立适用于“互联网+”背景的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培养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明确人员责任分工,严格采取全方位的监督,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专业水平偏低,内控意识淡薄。
企业自身全面的提升,也是企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的前提;同样的,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整体发展潜力也离不开内部人员及管理班子的互相配合、各司其职。但是,实际情况是,企业的领导班子并没有形成管理知识体系,在企业遇到突发状况时的处理方面以及对深层问题辨别分析能力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某些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能力的管理人员的内控思想意识又十分淡薄,不注重诚信合法经营,导致企业走上违法之路。正如阿里巴巴当年发生的信任危机事件,近百名销售人员还有他们的主管需要对其“故意或者是疏忽导致骗子规避认证”,阿里巴巴公司人员中66.2%都是销售人员,他们的基本工资大约在,元左右,而提成则在0%~60%不等,而且主管的利益与销售是“捆绑式”的。因此,销售人员虽然从不同的分地前来,但他们的利益目标是一致的,相互勾结牟取私利,总部和高级委员会管理松散,巨额提成诱发了他们行为动机。由此看出,许多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只是在做表面工作,没有将管理落到实处。
(二)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监督。
随着互联网在国民生活中的深入,公司的财务核算工作都通过财务系统逐步实现了电子信息化,但公司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还主要依靠人工式的内部审计,其工作主要基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以及主观意识,滞后的人工式内部审计使得工作极易产生数据误差。很多企业表面上体系制度完整,也按照规章制度设立机构,但其实并没有起到监督监管作用,相应的岗位设置也不规范、不合理,往往只是形式上的表现,且企业领导也不够重视,这些原因导致企业设立监督体制有一定的难度。当监督体制的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监督工作自然无法完成,这使得内部控制工作遇到问题时没有办法进行补救。
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一)营造适用于“互联网+”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很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