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不是十三五的简单延续,若要及锋而试

来源

睿信致成研究院

十四五规划不是十三五规划的简单延续。无论从国家政策、经济结构、产业趋势和发展要素等宏观层面,还是竞争环境、技术升级、人才结构、价值主张等微观层面,所有企业都将面临一次新的抉择和考验。

在十四五规划中,企业将重新定义自己的竞争环境,将重新塑造企业的价值追求,将重新建立未来发展的主题目标,将重新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

若要抓稳机会谋求进步,与国家一同走向愈加宽广的经济发展道路,企业管理者必须带领大家走好以下六步。

一.外部环境研究

1.宏观环境研究

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分析、政策导向分析、人口结构分析、技术变化分析、环保因素分析等其他情况分析。外部环境分析重点是:“十四五”期间,新常态下宏观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国企改革等带来的新机遇。

宏观环境分析主要成果包括:当前经济、政策、人口、技术、环保等宏观环境因素的特点分析,发展趋势的总结,以及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2.产业环境分析

产业政策:分析相关产业的国家、地方等政策,以及相关政策对产业、企业的实际影响。

产业规模与容量:分析所涉及各个产业现有的市场规模、并预测产业潜在容量及增速,以及重点细分市场的实际情况。

产业链构成及盈利性:对企业所在产业链进行全面扫描和分析,确定本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并找出产业链主导环节,分析各个环节的盈利性等。

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类因素对产业的发展的影响,预测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竞争格局:分析产业竞争态势,通过对产业中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群体分类,分析各类企业的定位策略,为本企业市场竞争选择提供依据。

产业关键成功因素:通过对产业发展情况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关键成功因素,为企业能力建设和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二.内部诊断和资源能力评估

1.“十三五”规划执行回顾

“十三五”经营指标回顾:重点对“十三五”期间的各类经营指标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将实际经营指标和规划指标进行对比。

“十三五”工作成绩分析:对“十三五”期间的工作成绩进行提炼和分析,重要研究成绩达成的原因,以便于后续传承发展。

“十三五”工作不足分析:对“十三五”期间存在的工作不足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存在不足的原因和改善方向,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

2.内部管理诊断及资源能力评价

经营现状评价:分析企业当前各主要业务在过去3-5年内的经营现状,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水平、成本结构等方面。

经营财务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及同业比较,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几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

业务能力评价:针对公司各业务的主价值链(例如: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拓展、物流运输等),分析核心业务能力,分析时注意定量和定性的结合。

管理能力评价:对企业管理能力进行梳理总结,发现薄弱环节。主要的管理支撑能力包括:治理机制、组织架构、财务管理、投融资能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

企业SWOT分析:基于前述的分析,综合评价自身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结合SWOT分析所应选择的主要方向

三.企业对标分析

标杆企业选取:选择行业内公认领先、与本企业发展历程相似、在不同领域或方面对本企业具有借鉴价值的标杆公司。

标杆企业分析:包括战略描述、商业模式、发展路径、发展策略、关键成功因素总结等。

标杆的启示和建议:全面分析标杆企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实际情况,总结和提炼标杆企业的成功因素,对比标杆与企业自身的差异环节,吸收和总结可借鉴的经验。

四.“十四五”战略规划制定

1.总体指导方针

愿景:想成为怎样的企业,在业务和市场上取得怎样的成绩和地位。

使命:企业存在的意义,应该为社会提供怎样的价值贡献。

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发展应该推崇和遵守怎样的价值主张。

2.总体发展思路

公司战略定位:基于内外部环境研究分析的结果,确定企业在市场和业务上的整体发展定位、核心发展思路等。

核心业务和商业模式:利用业务选择工具,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评判,筛选出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核定主业,明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及企业核心的商业模式、盈利方式等。

3.业务总体布局

描述各项业务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格局分布,清晰各类业务的层级(例如核心业务、衍生业务、孵化业务等)。包括:战略目标体系、财务目标体系、经营目标体系、管理目标体系、其他目标。根据公司历史财务数据和产业研究结果,测算和分析“十四五”期间的战略目标,不仅包括整体的销售收入、利润水平等主要财务指标,也包括经营目标、管理目标、其他目标等,形成综合的战略目标体系。

4.核心发展策略

结合公司总体发展思路要求,根据业务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业务(产品)、区域、营销、技术等主要发展策略。包括:渠道发展策略业务(产品)发展策、区域发展策略、技术创新策略、投融资策略、其他核心策略。

5.战略路径与举措

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将公司整体发展思路分阶段重点描述,明确各阶段重点工作、各阶段目标、关键里程碑等。设计企业总体发展中,重要的发展举措、所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为总体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五.核心业务发展战略

1.核心业务发展定位

描述各业务在行业和市场上的主要发展定位、发展思路等。

2.各业务目标体系

根据业务历史数据和产业研究结果,测算和分析“十四五”期间的各业务的发展目标,不仅包括整体的销售收入、利润水平等主要财务指标,也包括经营目标、管理目标、其他目标等,形成综合的战略目标体系。

3.各业务核心策略

结合业务发展定位要求,根据业务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业务(产品)、区域、营销、技术等主要发展策略。包括:业务(产品)策略、区域策略、营销策略等其他策略。

4.业务发展路径与举措

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将各业务的发展战略分阶段重点描述,明确各阶段重点工作、各阶段目标、关键里程碑等。设计各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发展举措、所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为总体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六.“十四五”规划保障体系

1.战略保障体系

基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各业务发展战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支撑战略规划落地实施的重点保障体系,具体内容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设计和明晰,包括但不仅限于:治理结构、组织体系、职责体系、管控体系、核心职能体系等相关内容。

2.重点专题研究

针对“十四五”发展的需要,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设计,明确相应的市场化机制、混合所有制、资产证券化等相应的重点工作,进行专题分析和设计投融资体系创新。

3.资源需求和匹配方案

基于“十四五”规划内容,明确为支撑战略所有要的各类资源,例如:人才、资金、政策等,同时明确相应资源的获取方式。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