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袁航
特殊毕业季,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从需求侧看,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依然巨大。
7月16日,当不少毕业生还在为找工作而烦恼的时候,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应届毕业生杨磊已经工作了3个多月。
4月中旬,在学校举行的校园招聘双选会上,杨磊凭借过去两年积攒的丰富实习工作经验,获得了贵州树精英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青睐。
从大二开始,杨磊常利用假期时间,前往深圳市一家数据公司实习。
“通过实习帮助我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知识,对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认知,还让我的人生规划更清晰。”杨磊说,选择树精英,不仅是因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公司发展相吻合,而且树精英属于大数据型科技企业,很有发展前景。
树精英是大数据企业,主要运用大数据、大系统平台做高考志愿评估服务。该公司产品“云择校”是全国首个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保障金赔付”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和辅导的APP软件。
杨磊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相关软件,将各类高考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以辅助公司进行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学生只要具备一定工作经验,找工作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树精英公司创始人余月清说,“我们评价一个新员工,最关键的是他能否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因为公司性质,我们更需要招进来就能用的人。”
和树精英不同的是,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因为我们不是科研型企业,对专业要求没那没高,相反更看重员工的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国强说。
作为国有传统煤炭企业,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发耳煤业在以往的基础上,额外增加20多个就业岗位,共吸纳50多名应届毕业生就业。
“我们会侧重招收具有较强进取心和责任感的员工,能认同公司的发展理念和企业文化,愿意与公司共同奋斗,能为所从事的工作竭尽全力。”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申雅婷说。
今年,中车贵阳公司通过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的方式,吸纳了28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入职后,他们主要从事工艺技术安全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
“用人单位不要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人才浪费,给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这是贵州省人才大市场招聘事业部部长周易丽给用人单位的建议。但同时,高校毕业生也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周易丽说,不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对自我认识不够充分,片面地追求大城市大企业,或者是对薪资福利待遇要求过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对于毕业生,肖国强建议:“一方面要有清晰的人生规划,至少要通过在校学习这段时间,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另一方面,不要寄希望于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就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在学校主要是学思维模式,进入社会后,更要努力学习,让自己适应岗位要求,让就业更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