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数字化转型实践

本内容来自12月16日CFO发展中心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财务领袖年会峰会的直播——施耐德中国区CFO、施耐德集团董事马晓云作为分享嘉宾的分享。感谢FSSC专家、协鑫集团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副总经理、鑫财云科技总经理陈锐推荐,特地第一时间整理了直播内容。

施耐德发展历程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公司的状态,施耐德年的销售收入亿欧元,业务在欧洲、北美、亚太等地区业务比重都很均衡。施耐德是看不见的用电专家,确保用电安全是使命之一,尤其是在中压配电、低压配电、关键电源领域,施耐德是全球第一,是能源管效和自动化的专家。

(图为施耐德中国CFO马晓云现场分享照片)

公司要成为常青树,不断顺势而变、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施耐德是年成立的,最早是钢铁公司,当时最有名的员工是邓小平,当时最有名的作品是埃菲尔铁塔。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施耐德认识到电气化作用后,果断在70年代经历了第一次转型,收购了大量工业配电设备与企业,往电力与控制方面发展。21世纪认识到人员能效与自动化的趋势后,又开始收购了相关企业的步伐。到21世纪初,数字化、物联网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施耐德同样做了相关方面的大量收购。现在,施耐德定位自己,是能效管理与自动化的专家。

年施耐德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截止到年10月,目前足迹遍布中国,1万7千员工、有23家工厂、4个研发中心1千多名研发人员,施耐德中国的口号“是在中国为中国”,目前中国是施耐德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非常重视的市场。

施耐德在中国的33年,似乎看不见其明显动作,但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不管奥运会与大型庆典、机场,只要用到工业自动化和电力的领域都有施耐德的身影。

施耐德的财务转型

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有其原因和目标的。财务部门近30年的职责演进如下图:

财务最早的角色是会计工作为主,主要是支持及账务体系维护,为了保障公司日常运行能够执行的税务、核算、报表、账务维护。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财务的第二个角色是大管家,要做严格的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为了保住企业顺利的果实,包括税务、合规、信用等各种风险管理。

第三步是业财融合(在施耐德叫业务伙伴),与业务部门协同,一起来驱动业务变革和业绩提升,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随时支持业务日常活动决策,包括财务分析与业绩跟踪,保证完成目标及所有财务指标。

第四步,是战略赋能者,是价值重塑者,影响战略分析及决策,通过的大数据、智能分析让财务工作更有价值,数据更有意义,帮助企业给股东带来更大的回报。

每个阶段财务人员的职责会变化,第一阶段主要是会计人员,从第二阶段开始,专业化团队雏形开始建设,第三阶段时伴随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会有财务分析团队、业务合作伙伴团队。第四阶段各种共享中心建立后,让工作、分析更加高效、更加千人千面,目前施耐德处于第三往阶段过程中发展。

伴随职能的改变,组织架构必然会有所调整,施耐德通过财务职能逐步集中化、专业化、提升了财务核心业务能力,提高财务组织绩效,其财务组织演进路线如下:

首先是把财务的基本职能进行集中管理,在年做了司库,即资金管理的集中,年组建了共享服务中心,开始把专业职能的角色加入,年把信用职能集中到总部,年把合同以及合同风险职能做了集中、年集中了税务管理职能,为了建立更好的卓越能力中心,年集中了管理报表和财务分析,年把工厂成本分析与成本计算也集中到了总部,年以后目标是进一步提升FPA的能力与深度、广度,不光财务分析也包括所有业务数据分析以及颗粒度更细的分析。

企业要做好一件事需要三个条件,第一需要人和组织,第二是工作流程,第三是工作工具。企业数字化必然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也就是工具的建设。马晓云很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作为CFO,她40%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