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务的回归本源,让信托财务管理会计发

前言

我国企业逐渐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经过近年来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其在信托财务方面的应用建设目前基本处于早期阶段。随着管理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在信托财务方面的应用逐渐完善,这将使信托公司展业得到更加良性的发展。随着信托业务渐渐回归本源,在此过程中信托财务管理会计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制度建设

信托公司均有信托财务会计相关的公司制度,但均为普通财务会计相关的制度,缺少针对管理会计的制度内容。

针对信托财务管理会计,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定相关制度:1.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

一般管理会计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强化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提高公司总体的经济效益;二是利用财务、非财务信息和各种管理工具对公司的经济活动数据进行预测及分析,使得管理层能够依据准确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公司经营进行控制;三是为管理层提供公司内外部的综合信息;四是实现公司总体战略。信托财务管理会计的工作现在主要集中在服务表外项目的财务信息与业务管理的决策上,参考一般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信托财务管理会计主要应当聚焦于表外业务的管理与决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是对信托业务的数据进行多方面且多维度的分析与预测,如信托规模、信托报酬、风险资本占用等历史信息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根据公司总体目标给出专业性的建议,将其提供给管理层作为决策参考。二是整合财务与业务数据,使信托业财数据得到统一。三是收集并总结归纳公司内外部环境信息,做出综合性的专业分析,提交至管理层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

2.细化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

对于信托财务管理会计的职能,目前未有统一的规定与描述。在实际工作中,可按照信托公司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工作职能进行细化规定,以明确其职能及定位,在信托财务工作中起到相应的作用。由于信托财务管理会计的审视视角高于财务会计,其职能定位高于具体的账务处理,可包括:配合监管部门检查、公司内外部审计时提供信托财务相关指标数据;统计信托规模、信托报酬等指标,并按照部门及公司要求进行整理分析;综合统计分析信托财务、业务的各项关键指标,提供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等。

(二)预算管理

信托财务部门的预算包含的内容相较于公司预算相对简单,本质上其属于公司预算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涉及信托报酬的有关预测。信托报酬的预测不仅关系到当年财务报告中信托公司收入情况,还是信托公司对于信托业务人员进行考核指标制定的重要依据。信托财务主要涉及的预算方法包括定期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对于自然年度的信托报酬预测,适用于定期预算法。该预算方法能够使公司财务报表的信托报酬预测与业务管理目标的数据口径匹配一致,对于达成公司对自然年度业绩目标的管理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实际对于自然年度的信托报酬预测中,通常是定期预算法与增量预算法相结合的方式。由于信托报酬是由实收信托规模以及存续期间为计算基础,对其自然年度信托报酬的预测需要分为两部分,即上年末存量规模与本年新增规模的信托报酬预测。针对上年末存量规模的信托报酬预测,按照定期预算法的规则进行即可。而针对本年新增规模的信托报酬预测,可采用增量预算法,根据当前信托行业市场情况和公司展业情况以及业务人员业务指标下达的情况,对其当年新增业务规模和信托报酬率进行预测,进而对其当年新增信托报酬情况进行预测。

将存量与新增两部分加总,即可得出以自然年度为口径的信托报酬预测情况。与定期预算法的预测方式不同,滚动预算法是按照灵活的编制周期和滚动频率,对上一期的预算方案进行补充和调整,逐期滚动,不断推进预测时间的预测方法。在预算管理的目的上,滚动预算法更加注重以当前预测时点来看未来长期的业务发展情况,而不仅仅是截至本年末的中短期情况,适合公司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长期规划、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计划。具体可以参考如下方式:假设滚动频率为每月,预测周期为一年,则可在每月末进行未来12个月的信托报酬情况预测。然后按照存量和新增业务进行分别预测,按照当前时点存量业务数据预测存量部分的未来信托报酬,按照增量预算法预测未来新增业务的信托报酬,按月持续更新。这样的预测方法可以实现信托市场和公司业务情况的动态反映,突破会计期间的限制,实现数据跨期综合分析,从而有效地指导管理层对于公司展业的管理,强化预算工作的决策与控制职能。目前信托公司采用滚动预算法进行预算管理的情况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滚动预算法工作量较大,成本与效益未能达成正比。另外一方面是由于过高的滚动预算频率会导致管理层有一种不稳定感,无法对公司决策一贯执行,进而导致了预算执行者的无所适从感。但本质上滚动预算更加符合实现公司战略的要求,因此,需要信托公司区别于财务报告的定期管理,特别加强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与建设,增加相关人才引进与培养,增强管理能力,尽可能实现滚动预算管理。

(三)业财融合

管理会计视角高于普通财务会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其掌握数据与信息的综合性,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融合,能够对公司宏观层面情况进行总体分析。为充分发挥信托财务管理会计的作用,信托公司可建立公司内部管理报表体系,定期形成有决策价值的管理报表。其中信托财务部分主要针对经营管理常用数据与指标,如信托业务管理规模增减情况、报酬率变化趋势、风险资本占用情况、单位风险资本占用的信托报酬情况等。针对上述内容,需要管理会计确定管理报表的数据口径与逻辑,建立财务与业务数据的联系。可按照资金来源、业务类型、资金投向等维度,对信托业务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业务的展业情况,从而决定下一步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隔离,但财务数据来源于业务活动产生的数据。最终财务系统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信托会计的财务入账,并非从业务系统直接取数。由于会计入账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并且人工处理业务数据,很可能会涉及各种原因的人为调整,导致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口径和逻辑不一致,进而导致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匹配、不一致。此项工作极大地耗费了公司人工成本,如实现业财系统的对接与融合,则可提高信托公司的运营效率,并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四)信托业务人员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信托公司每年收入中占比最大的为信托报酬收入,因此,信托财务对公司绩效评价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具体可分为存量业务产生的信托报酬和新增业务产生的信托报酬。对于存量业务的考核,应当主要围绕在投后管控,即其信托报酬现金流的稳定;对于新增业务的考核,应当主要围绕在预计带给固有收入的信托报酬。在信托财务的工作范围内,可对信托业务部门和信托业务个人层面进行绩效评价。具体的绩效评价角度,可按照信托业务管理规模和评价期间产生的信托报酬进行详细评价。根据信托公司总体战略的不同,可以对信托报酬的评价选择不同的考核口径,如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以实现对业务人员的合理激励,使其为信托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信托业务管理规模同样可以根据公司总体战略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如本期新增规模、期末存续规模等。

结语

对于根据信托报酬与规模的考核指标,也可赋予每个指标不同的权重,根据其加权平均数进行排名,以此对其绩效进行评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