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通过创新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做到了抽象知识点精细化、教学流程形象化、大数据信息科学计算可视化,促进学校建立了业务和财务高度结合的高效率课堂教学体系,使新信息技术为教师课堂赋能、为学校教学发展增能。
1.教师“教”的信息化手段
教师要将信息化课程作为重点授课手段,并积极运用网络、大数据分析、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通过拍照和自制微视频展示公司的实际经营流程,使学员身临其境感受流程内容,并引发教学趣味。同时鼓励教师下企业实习或兼职,运用与企业连接等信息化手段把公司的实际经营过程带入课堂教学,并把实际的工作情景与工作过程搬进课堂,以体现会计课程的真实性、实务性,有助于学生掌握和了解。
并利用相关网络平台,课外通过加强与教师交流、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翻转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也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辅佐者、协助者,课堂教学也成为教师答疑、学生展示点评成果的平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形成了思维的碰撞,从而培养会计思想。
2.学生“学”的信息化手段
计算机技术的发达给学生使用手机移动教学创造了可能性。近年来,在线教育资源不断兴起,微课程、财务云等的诞生,为教师带来了更多元化的选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手机完成网络课程,完成网络作业,可以指导学生使用“财务云”查看分析报表,在蓝墨云班课App里进行讨论,头脑风暴,或者通过手机完成问卷星的网络答题。
将智能教学设备运用于课堂上,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也可以促进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掌握财务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智能教学设备的实际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
3.虚拟仿真实务教学平台
学校要注重理实合一教学场地的构建,将实际教学场地模拟成为与企业正常财务工作环境一样的模拟实践教育平台。
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呈现公司正常运作的工作流程,把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理论知识有机融合讲解财务的工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完全模拟公司财会实践教学的工作环境中,经过模拟练习,真实感体验公司各环节业务,并通过完整地处理整个财务实际感受账务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呈现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细分职位,通过组织学生轮岗模拟实习,变换角色,切实感受各个职位的工作内涵。
利用模拟教育平台有效地搭建了高效课堂教学环境,颠覆了传统学校枯燥的、单调的财会课堂生态,使在校生更能直观地了解公司财务实战的工作形式,从而缩短了工作适应期。通过分析学生课前自学状况,以及教师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