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事业单位副职,分管财务好还是分管人事好?
在我看来,我认为不管是不是事业单位,都是分管人事要好于分管财务。
01,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太强。
说财务管理专业性强,并不是说人事管理就没有专业性。
这个专业性单纯的是从技术层面出发,从大的方面来说,做财务管理,要求分管者能够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以及向经营管理者输出决策支持信息等,囊括了核算、运营管理及监督几大模块;从小的方面来说,你还要对票据知识,财务相关业务流程管理要十分熟悉,否则财务管理就会出乱子。
再说点实际的,作为一个财务管理者,还得善于运用财务知识、财政政策,还得能够“找钱”,更重要的是能够把找来的钱,花在大家身上。
这对于财务的专业性要求都是很高的。
而分管人事就不一样了,人事管理的制度在体制内单位都是定死的,个人自由发挥的地方是非常少的,只要把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清楚,就可以了。毕竟人事提拔这一块,都是由组织决定,人事部门具体实施的。
02,人事部门的工作比较省心,但提拔却快。
人事部门的工作相对财务省心,是因为人事部门的一切相关人事管理,都是依据相应的法规、管理规定以及上级组织的决定。
财务部门则不一样,在执行管理规定同时,有这很大的裁量权——某笔支出能不能用、某项福利能不能发、某项报销能不能走,很依赖财务部门的决策。
说白了,人事部门也就是个执行单位而已,没有财务部门裁量权大。
可在干部提拔上,我们会发现,人事部门的人提拔的相对较快,财务部门就差一点。这是因为财务的专业性太强,导致了财务部门的人根本无人可代替。
03,财务部门“风险”大。
众所周知,每个单位的财务部门,都是风控的重点,都是审计的重点。
财务里面的坑很多,报账问题就一个。在体制内,有时候讲究的就是一个面子问题,在事业单位或者其他体制内单位,在日常财务管理中,有些帐,你不同意报,那就会得罪了领导或者同事;你同意报,就得承担审计的后果,两边不讨好。
如果你分管财务之后,又没有给职工谋到福利,职工一定会背地里骂你无能;如果在遇到一些人钻空子乱报账,你没有及时发现,审计出的问题又少不你了责任。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你在人事和财务之间有的选,我建议你选人事部门——人脉广,担子轻,风险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