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是集团公司通过对子公司采用层级的管理控制、资源的协调分配等策略和方式,使集团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达到最佳运作效率的管理体系。
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决定了不同的财务管控方式。但不论采取何种管控模式,集团对财务的管理与控制都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
在多元化集团公司中,根据集团财务控制权集中程度,一般有三种管控模式,即财务管控型、运营管控型和战略管控型。
一、财务管控型
财务管控型,顾名思义,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主要体现在财务上。
1、倾向于分权的管控模式
子公司相对独立,集团总部只负责子公司的财务和资本运营工作,并将日常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通过分权设置或职能分解下放给子公司,子公司只需将一些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的管理体制。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
财权上,子公司享有充分决策权;
管理上,母公司不指令性干预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
业务上,鼓励子公司积极参与竞争;
利益上,倾向于子公司。
但分权模式并不意味着所有权力的下放,集团拥有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并通过对子公司经营结果的评价来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
2、管理以财务指标考核、控制为主
母公司将注意力集中于财务管理和领导功能,总部只负责集团整体的财务规划、资产运营、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及对其他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
集团总部每年都会给定下属企业各自的财务目标,他们只要努力完成财务目标就可以。
3、业务的相关性可以很小
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可以很小。因为集团总部主要关心的是财务,与子公司经营的业务无关,只要符合集团整体的发展战略目标即可。
比如说采用这种管控模式的典型和记黄浦,它在全球45个国家经营多项业务,雇员超过18万人,经营业务既有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业务,也有因特网、电讯服务等相关性很小的业务。
集团总部主要负责资产运作,因此总部的职能人员并不多,主要是财务管理人员。
可见,财务管控型无疑是分权化程度最高的。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