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下的中小规模企业要如何发展?如何化解财务危机?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这几年,我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淘汰企业就像淘汰不努力的人一样,如果企业从一开始没有根本性的致命问题,即使经济萧条,优质的企业还是能屹立不倒!
如果我们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我们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不要让财务限制我们企业的发展。
(一)财务管理流于形式
现行许多私营企业是“家族制”,业主一人说了算。他们认为:企业是我的,挣钱多少都是自己的。财务管理只是个形式,对其认识不够,致使许多制度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摆摆样子。甚至有些业主嫌麻烦,不愿建账;怕多缴税,不敢建账;缺乏财务会计知识,不能建账。致使财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给国家的税收造成损失,为自身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改善方法:企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的次月就要进行报税,报税之前必须做好账目。企业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做账报税,第一季度四月份申报,第二季度七月份申报,第三季度十月份申报,第四季度次年一月份申报。不报税的处罚标准:1、没有按照税务局规定的时限纳税申报公司,情节不严重的,除了补缴每个月的税款以外,工商税务机关将对企业处于每月元以上的罚款,如果超出的时间更长的,将还会加收滞纳金;对于情节严重的,税务机关将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出于相应的更高金额的罚款;2、如果连续3个月不到税务登记机关纳税申报的,税务登记机关将对该企业的税务登记证给于注销的处理。当税务登记证被税务局注销之后将不可能再被恢复,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证照都会因为税务登记证的注销而相继作废。3、税务登记证的注销而未取得税务登记机关的同意注销通知书,那么,即使向各个发证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的其他所有证件都不能申请注销而相继作废。4、公司所有股东的身份证信息将被相关登记机关收录,进入黑名单。对以后的贷款、在次投资创业、出国等都将受到影响。
(二)财会人员变更频繁、素质较低。
为了符合业主的要求,财会人员变更较快。变更后的人员,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缺少必要的财经知识,无证上岗,导致操作中出现许多错误。改善方法:财务人员一定要从多方面考核,不仅是专业知识,风险管理、成本控制和财务分析能力应该与其同等重要。(三)报销手续不完备
不少企业为逃避银行的监督,多头开户。大部分业务不通过银行来结算,超限额、超范围地支取现金,且数额巨大。在货款坏账的管理、存货资金成本管理、固定资产更新或改造中存在问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了节约支出,会计、出纳一人兼。只记银行账,现金账根据需要任意调整。报销手续不完备,不合规定的票据比比皆是,白条做账的现象随处可见。改善方法:按照正规报销流程严格执行:1、费用凭证的上交及报销费用表格的填制:费用经办人应在费用发生后所规定的时间内到财务部办理报销手续,然后按照规定上交各种报销单据;2、财务部门对报销单据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应对各项报销费用进行严格审核,将不符合要求的单据予以退回;3、完成报销费用的给付:报销人依据审批手续完整的报销单于财务部出纳处领取报销费用;4、财务部门对费用报销单据进行保管:费用报销单据由出纳按顺序编制付款凭证,然后移送财务部进行会计的汇总、记账工作,所有报销的费用单据由财务部加密并长期保存。(四)成本核算混乱,账目不规范。
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开支范围。许多私营企业没有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应计入成本支出和不应计入成本支出的界限、本期费用和以后各期费用的界限、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界限。改善方法:账目一定要详细、规范、标准!(五)不重视各项预算的编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费,许多私营企业往往不重视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损益表预算的编制工作,这样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不能沿着合理的轨道顺利进行。改善方法:任何操作都要先做预算,并且要有预算规划。我们企业与税务局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所以学会如何与税务局打交道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规则的潜规则:掌握扎实的税务知识作为一个财务人,特别是做到财务经理及以上的,必须具备一定的税务知识,至少对企业相关税务知识必须掌握。生产销售企业的增值税、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所得税是每个财务经理必须学习的。永远尊重税务人尊重是中国人的美德。虽然在背后你可以对他不齿,但当他在你面前时,你却应该热情接待。税务人员其实也挺辛苦,一个专管员有时管几十上百家企业,在咱们现实中还是有不少税务局的同志很负责任的。他们代表国家行使国家税收管理的权力,纳税人当然有义务配合他们的工作。平常的联系很重要不要一有事情才找到税务局,有空的时候可以到税务局走走,多一些联络,大家熟悉一些,办起事情来效率就很高了。其实这也都不是什么潜规则,只能说是中国的人情世故了。以上两个方向都做好了,也就降低了财务问题的出现频率,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也有利于企业人员的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