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课堂,由两位教授、一位总会计师和30多名学生组成;
有这样一个课堂,教授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讨论理论的演进和实务的发展;
有这样一个课堂,学生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管理层、大股东、小散和银行行长;
有这样一个课堂,两位老师同时走进教室,与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而且经常会出现学生发言十分钟,两位老师已经辩论二十分钟;
有这样一个课堂,老师经常“刁难”学生,学生也经常指出老师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课堂,既传授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还启迪了人生。
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级MPAcc《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堂。
下半年国内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PAcc中心开设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得以同往年一样在线下顺利开展,王化成教授、姜付秀教授为同学们设计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不论是全日制班,还是非全日制班,从同学们课上的热情互动和课后的积极反馈中,都可以深刻感受到这门课程的独特魅力。
壹
理论学习与实务讨论相结合,更注重职业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理念上,《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切实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注重实务问题的讨论”的教学理念。两位主讲老师都是以财务理论知识贯穿始终,辅以案例和数据,进一步挖掘实务表象背后的机制原因。王老师以题为“基于能力提升的财务管理教学”的导论开启了本学期的第一讲,带领学生们思考环境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给财务人员的能力带来了怎样的挑战,从而引入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后,依次讲授了“财务管理与企业价值创造”、“企业集团与内部资本市场”、“数字经济与价值网平台”、“企业控制权与资本运营”四个主题的内容。
王化成教授上课时与学生讨论
姜老师则基于个人已发表在国外顶级期刊上的三篇公司治理相关的学术论文,重点讨论了“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资本结构理论与实务”和“股利分配理论与实务”三个专题,剖析中国上市公司在这三方面的实际表现,探讨西方传统理论如何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发展运用。
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都紧扣时代主题,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新的商业模式等时代新发展元素融入课堂中,极具现实意义。
姜付秀教授在讲课
此外,本课程还设有专门的“实务专家进课堂”环节,中国铝业(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公司)原首席财务官,现任中国首席财务官研究院院长的张占魁先生应邀走进课堂,他从个人真实的工作经验出发,生动讲述了企业财务管理实务。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晦涩高深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现实经营场景关联起来,让同学们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得到提升,既不囿于实践而疏于探究现象背后的理论本质,也不限于理论而脱离实践思考问题。
中国铝业原首席财务官张占魁先生在授课
贰
课堂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更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两位老师自身的研究领域侧重有所不同,所以课程内容也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元化。王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公司战略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内部资本市场以及价值网平台企业等方面,其授课内容主要围绕“价值、战略、控股”三个关键词展开;姜老师则是对公司治理相关的研究情有独钟,其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公司治理、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三个主题。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让同学们对企业财务管理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增加了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两位主讲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了案例讨论任务。案例讨论环节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力,比如逻辑思维、团队合作、知识整合、文字表达、展示沟通等,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同学们不断思考与讨论的热情。
王化成教授点评学生的案例
姜付秀教授和学生讨论案例
叁
温文尔雅与诚恳率真相结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教学风格方面,两位老师更是各具特色,给同学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上课体验。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每次课前都会以有趣别致的开场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而且善于引经据典,将内容娓娓道来;姜老师始终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积极追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从中感受“理性的不安”。
在案例讨论时,两位老师总是站在教室的两边,与报告学生正好形成三角形,他们时而向学生提问题,时而指出学生报告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但他们两位也常常会因为“意见不合”而展开辩论,恰恰是这种经常的辩论,引发同学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两位老师风格迥异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课程的层次感,而且创造了“1+12”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
两位老师与学生讨论案例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好评如潮,从课后感想反馈中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对于王老师和姜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课程结束的不舍,感谢两位主讲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不仅传授了学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从长远人生规划的角度给予了宝贵的建议,使自身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
附:部分同学对课堂的评价
通过王老师的课程,不仅了解了财务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数智经济和价值网平台,还学会了要多读书,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案例分享讨论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不仅对这些真实的商业案例有了更好的理解,更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方式。王老师在这个展示过程中给出的如何提炼重点、如何搭建框架、如何开场等实用信息也让我受益匪浅。
听姜老师的课会让人惊叹,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姜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背后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姜老师锻炼了我们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要不停的问自己Why。此外,姜老师可以说不仅仅告诉我们要学会思考,更是创新性的在课堂中让我深刻体会到思考,这个十分难得。
听中铝张老师的精彩演讲,让我们感受到了张老师充实的人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强调要多读书,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要学会总结提升,他通过工作经验总结写了外汇管理方面的文章,后来被选去做汇报的例子给我很大的震撼,我们平常中太忙于日常的工作,而没有向张老师那样,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总结自己的工作,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提示,要在这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
财务管理课程中王老师和姜老师的合作教学于我而言是一种从未接触过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完全不同、研究领域的侧重也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不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两位老师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思考是思维的碰撞,不同的考量反而激发更深的探究。通过案例的分析探讨,能看到两种思维逻辑的推演,公司治理企业管理方面以及财务管理资本运营方面都能在其中得到拓展,引发我们对于问题更深入更全面更发散的思考。同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补充提供了许多其他的研究文章,使得课程更加与现实相连,接触到的知识更加广阔和前沿。
王老师深入浅出的风趣授课方式,姜老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位老师以一次次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财务管理理论剖析实务的具体应用,以及财务管理实务再回归理论的全过程,使我获益良多。尤其是两位老师对同一问题在不同视角上的探讨、激烈的碰撞、再回归财务管理理论的过程,极大开拓了我的思维,加深了我对案例的理解,也充分诠释了两位老师“和而不同”治学境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