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校财务管理现状主要体现为院校领导缺乏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财务信息安全有待加强、财务人员未能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财务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对此,高校要基于“互联网+”理念,通过加强院校领导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加强信息安全和内部控制、引导财务人员转变思维观念并增强专业技术、对财务管理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创新、依托互联网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等对策加强财务管理创新。
1.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高校要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对信息化建设增加投入,构建高速稳定的网络,并自主研发或引进先进的网络服务系统,保障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和信息存储的安全性。院校要高度重视并有效加强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定期维护,并契合自身特点,对系统模块功能进行开发创新。院校应根据自身需求,对财务系统板块进行增加,并创新系统管理流程。院校在报销经费的实践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手工方式,利用财务信息系统,实现对报销信息的高度共享。院校应配置影像和扫描设备,对原始单据进行扫描处理,传输至共享系统中。高校要灵活运用“互联网+”,针对财务管理构建互联网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短期财务预测数据库进行构建,将流动资金实时信息导入其中,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院校财务真实状况,实现科学合理的资金运作。高校要良好保持各项核算标准,引入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为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辅助。高校还应构建预算动态管理系统,为财务管理提供即时性信息,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高效运行。
2.加强信息安全和内部控制
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极易面临信息安全问题。高校应引导财务人员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高校应对网络和系统应用进行监控,对软件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定期维护,对补丁进行安装,实现对网络病毒的有效查杀,对病毒防御软件和防火墙进行加装,实现对网络环境安全的有效维护,并保障软件系统的使用安全。高校应重视加强数据安全,避免数据泄露和丢失,应对数据信息做好备份和存储,对数据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完整。在操作控制上,院校要对用户权限进行严格规范,并对账号密码进行合理设置,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要通过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科学设置,确保用户对所需信息的有效获取,同时保障信息安全,避免数据信息发生泄露。另外,高校要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要契合新形势,对数据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进行优化改进,对数据使用和数据录入两类岗位进行分离,对数据录入和数据复核两类岗位进行分离,对系统设计和系统使用两类岗位进行分离,通过不相容岗位分离,加强制约监督。高校要对财务会计软件的职能权限进行清晰划分,并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行明确,对用户权限进行合理设置。高校要实施开放化的财务监管,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