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综合题标准成本制定产品定

甲公司生产和销售M产品,每年产销平衡,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年M产品计划生产量为件,计划总工时为小时,该企业小时工资率为30元。M产品的标准成本如下表所示:

(2)M产品年计划正常销售件,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目标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18.75%。假定甲公司接到M产品的一个额外订单,意向订购量为件,订单价格为元/件,要求年内完工。

(3)年M产品实际产量为件,实际工时为小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为元,固定制造费用为元。

要求:

(1)确定表格中字母所代表的数值。

(2)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M产品的单价。

(3)运用变动成本定价法测算M产品的单价。

(4)运用保本点定价法测算M产品的单价。

(5)根据上述测算结果,做出是否接受M产品额外订单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6)甲企业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运用公式法建立制造费用总预算模型,并计算年实际产量下的制造费用总预算。

(7)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

(8)利用两差异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9)利用三差异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1)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总工时均是小时,用量标准也是相同的。

A单位直接材料标准成本=10×20=(元/件)

B直接人工用量标准=/=2(小时/件)

C单位直接人工标准成本=30×2=60(元/件)

D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20(元/小时)

E单位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0×2=40(元/件)

F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30(元/小时)

G单位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0×2=60(元/件)

H单位产品标准成本=+60+40+60=(元/件)

(2)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M产品的单价

=×(1+18.75%)/(1-5%)=(元)

备注:全部成本是元/件,包括料工费,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设M产品的单价是X,18.75%包含了企业的利润,列方程:

X*(1-5%)=(1+18.75%)

(3)运用变动成本定价法测算F产品的单价,变动成本包含料工费(变动制造费用),+60+40=元/件。

=()×(1+18.75%)/(1-5%)=(元)

假设M产品的单价是X,列方程:

X*(1-5%)=*(1+18.75%),求得X=元

(4)运用保本定价法测算F产品的单价=/(1-5%)=.95(元)

备注:保本定价法就是产品的单价不产生利润,只弥补了公司的固定成本和消费税支出。

(5)应该接受M产品额外订单的决策。

理由:额外订单的价格元/件大于运用变动成本定价法测算的M产品单价。额外订单就是企业的订单超过了预算的销售量,这个订单不用考虑固定成本,预算销量的单价已经弥补了固定成本的支出。

(6)制造费用总预算模型Y=+40X

备注:是a固定成本,40是b,制造费用单位变动成本。

年实际产量下的制造费用总预算:

=+40×=(元)

(7)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0×2=-0(元)

备注: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预算成本,一定要在实际产量下的进行比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2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0)=34(元)

(8)固定制造费用二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元)

备注: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预算成本,一定要在实际产量下的进行比较。

=(实际产量)*2(用量标准)*30(标准分配率),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一样的。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2×30=0(元)

备注:口诀:

固定费用二差异分析:

耗在前能在后实实减预标预标减实标

(9)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元)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3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0-×2×30=-(元)

口诀:固定费用三差异分析:(产量差异也叫闲置能量差异)

能量差异再分解产在前效在后

预标工时减实实工时实实工时减实标工时

统一标准分配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