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买基金了吗?现在大学生买基金很流行。“搞项目买基金”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社交话题。甚至很多学生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去投资“基金”,让很多家长看在眼里,心里着急。
大学生是否改理财
仔细研究,关于“大学生是否应该用生活费买基金”这个话题的讨论,本质上还是一个提问:大学生是否应该用父母给的没有收入的生活费理财?
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成年人,大学生可以用自己的一部分可支配生活费进行理财,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多数“新市民”面临的情况是,缺乏理财基础知识,或出于“跟风”、冒险、或抱着“想办法把自行车换成摩托车”的想法进入金融市场,往往以“新韭菜”收场。最终,“自行车没有变成摩托车”,反而连“自行车”都失去了。
大学生对于理财知识的需求
现实中,很多大学生面临着以下情况:一个同学没有通过理财拿生活费的“光荣事迹”;有的同学又开始了新的理财产品,赚了多少钱,各种“优秀案例”让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但忽视理财基础知识,急于购买理财,往往会导致另一个恶性循环:赔钱、借贷还钱,甚至高利贷还钱,导致经济困难,这也是很多家长担心的。这个矛盾其实反映了大学生有经济需求,但缺乏必要的理财知识。这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大学课堂是否应该开设财务管理课,普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了解理财知识
所谓“堵不如疏”,要向大学生学习科普的基础金融知识。在现代社会,很多人不仅满足于储蓄存款,还选择购买理财产品,这从理财市场的蓬勃发展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技能已经成为目前不可或缺的社会技能。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现实是,上了大学后接触了财务管理,但财务管理知识是空白的。某种程度上,跟风投资,甚至借贷还债,都是缺乏基本理财知识的表现。理财涉及到的一些基础知识,会让风险变得具体而理智,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解“赔钱”。大学生需要这样的金融知识来“开导”。当然,“启蒙”大学生的理财知识并不是所谓的“教学生买股票”,而是通过基础知识告诉他们会面临怎样的投资市场,了解资金运动的规律,了解资金,教他们知道投资工具,如何区分资产和负债,教他们什么是投资行为,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影响学生的判断,告诉他们买哪些产品。
归根结底,只有充分了解财务管理的知识,把“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大学生才能“从自行车换到摩托车”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