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人经常骑着自行车在自家的各块责任田里转,到了地头就深情地望着他的庄稼。
别人问他干什么呢,他回答说,看看地里的庄稼长得好不好。但是,却不见他下地来施肥、除草、松土、修理枝叶,打药……
如果庄稼长得好,他就夸庄稼几句,好样的,孩子们,真乖!
过几天他又来自己地里转,如果发现庄稼长势不好,他就在那骂街,你们真他妈的不争气,比旁边老王家的庄稼长得还差,真是天生孽种!
就这样,反反复复的,他隔几天就到自己地里看一次,顺便也对比下别人家的庄稼。如果庄稼长得好,就夸几句,如果长得差就骂一顿。反正看起来他是对庄稼充满了真诚的期盼,但是,除了播种和收割,却很少见他下地干活。
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怪人。
故事启示:
村里的怪农民看起来很傻,简直就是神经不正常。不过,仔细想想,做这种事情的人少吗?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些家长每天日复一日地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总是不忘嘱咐一句,“好好学习啊!”然后转身离开。当孩子放学回家后,他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却很少过问,对于需要签字的作业本也是心不在焉地把自己名字画上。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不努力工作,却希望事业上取得成绩;不认真学习,却希望考试的第一名;不养育子女,却希望子女孝顺;不早点睡觉,却希望第二天精神抖擞;不注意饮食,却希望肠胃健康;没有考虑赚钱之道,却一直想着以后发了财如何如何……
这样的事例简直多得数不过来,这些事例中的人都是在地头转来转去的怪农民!想一下,这里面是否可以看到你自己的影子?
《通用财务思维:人人都成财务高手》书中第一章就讲了幸福函数的事情。“幸福函数”字面上是在说人们都在追求幸福,实际上代表的却是“目标”。
这个目标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追到女孩子,住上大房子,养育聪明懂事的宝宝,找到更好的工作,也可以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还可以是妖精吃到唐僧肉……
不管目标如何,从发愿到实现目标都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在财务学上,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历代财务学家们发明了各种记账方法和财务管理技术,并将之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以期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财务学这种定目标、定战略、定方案、定行动,并扎实落实的做事框架是财务学给我们的重要启发,是财务思维的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