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80后考生,也是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两个孩子的妈妈。白天工作,回到家里我们既要承担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要处理一些令人心烦的琐碎事。处在这个尴尬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担心下个月的房贷,担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担心父母的健康……
参加工作也十几年了,当时也没想着再考个证书之类的,就是每天瞎忙。就是突然有一天,也不知道怎么了,觉得自己得有些改变了,不为别的,就为能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提高一下自己的业务能力,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能有自己站脚的地。就这样我就走上了自己的中级备考之路,这一路走来很辛苦,但也很充实。
一、时间上的安排
我给自己算了一下,除了每天八到九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晚上下班还要照顾孩子,辅导孩子的学习。这样一天能留下来备考的时间真的是不多,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下可学习的时间:
1.在孩子们睡了以后的时间:往往我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随便也把自己给哄睡了,这个点基本上不行。
2.中午在公司的午休时间:午休时间可以适当利用一下,吃过午饭看会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3.下午结束一天工作之后余下的空余时间:我的工作相对还是比较有弹性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看书学习,老板也是不管的,这一点也是我坚持在这个公司干了那么多年的原因之一。
4.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由于我之前都是在乡下老家住的,往返公司的时间有两个小时。我就下载了《经济法》的音频课,买了一个小音箱连接手机当收音机播放。别人的车里播放的是流行音乐、新闻什么的,我的小车里就播听《经济法》的课件。说实话,我的《经济法》基本是听过的,不是看过的,临考前做了几套历年真题,就通过了。
5.早上早起的时间。早上早起的时间,是我学习的主流时间,这个点脑子清晰,记起知识点来比较容易。我一般4:30左右起床,简单洗漱一下听课、看讲义、做笔记。6点半左右,做早餐、叫老大起床。7点10分左右老大吃过早饭去上学,开始叫老二起床,7点40左右把老二送走,接着去上班,在路上听《经济法》。
二、定目标
最早备考我是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开始的,财务管理放在最后一年考。原因很简单:第一,会计实务和日常工作有关联,经济法相对较简单,把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实务上,经济法顺带着学。第二,财务管理我认为是最难的,公式太多,大都与实际工作无关联,最后一年主攻这一课。
三、实施目标
定好目标之后,我在网上购买了最便宜的视频网课,打印了相关的课程讲义。要特别说明一下,至今想起来,我都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有些鲁莽。除了后来的《财务管理》,我没买任何课程教材及相关习题资料。后来跟很多人说起来,她们都不相信,说我太大胆了。其实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把课程讲义吃透,再做些历年考题,考试应该不是问题。另一个原因就是经济问题,本身收入也不高,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都是花钱的地方,对自己的投资就没那么舍得了。
1.《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
对于《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因为之前有点基础,也正在从事着相关的工作,学习起来也不是特别难的事。很多人都说《中级会计实务》相比于其他两科要稍微难一点,我个人认为《财务管理》是最难的。
其实对于学习材料而言,在精而不再多。好的材料一本就够了,主要是我们需要吃透它。我就凭着最低价的网课及配套的讲义,几套历年真题,一次性通过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备考要主抓基础,基础知识点会在客观题部分重点考核,同时也要注重理解、总结和归纳,通过梳理考试脉络,掌握重点题型。教材例题要反复去练习,其实中级会计的考试试题,大都是教材例题的变形,教材例题弄懂了,吃透了,基础知识点理解了,通过考试一般是没问题的。
《中级会计实务》这门课,至少要保证三遍的学习,第一遍要精读,每个知识点都不要漏过,并把重点、难点标出来,一定要及时总结归纳。第二遍,复习重点,把重点考点个个击破,把第一遍总结和归纳的知识点再复习一遍,并再次提取和归纳知识点。总的原则就是把书越看越薄,知识点越来越系统。第三遍,至少做两到三套历年考题,特别是主观点的解题方法及步骤一定要掌握。在这个时候,之前吃不透的难点,如果现在仍然还吃不透,建议战略性放弃。因为作为应试考试,我们要的是60分万岁,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难点上,不如把时间放在常考的重点上,这样不会因为一两个难点而影响我们通过考试。在考试之前做历年真题,一是衡量一下你的真实的水平,二是每年的考试,历年考题都占很大一部分,这样更有助你通过考试。
2.《经济法》的学习
对《经济法》的学习,前面我也讲过了,就我个人而言,主要是靠上下班路上听的录音资料。如果你想稳过,还是要下点功夫的。学习《经济法》,有些知识点难以理解,我就把知识点进行案例化,进行举例,把自己代入到案例中,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办?然后就书上的法律条文用自己理解把他表达出来。考试时,不会让你一字不差地按法律条文或教材原画一字不漏地写出来,意思对就可得分,但尽量还是要接近原画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保证稳过。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至少得保证两遍的学习,历年考题是必须要做的。
3.《财务管理》的学习
说实话,《财务管理》是让我花功夫最大、花钱最多的一门课。前两门基本上没花多少钱,对于时间的投入,前两门的时间也没有这一门多。最后以略高于及格线的分数险过。
我虽然从事会计工作,每天与数字打交道,但数学从小就不好,估计是逻辑思维不行吧!对于这一门的学习,我不仅购买了教材及配套的练习题,还购了网课,做了历年真题。
我先跟着网课老师把课本过了一遍,然后做配套的习题(遗憾的是最后时间不够了,中间有很多习题没做完,但综合卷及历年考题基本上都做了。后来考过之后,把这套我投资最多的这份资料又送人了。)。教材是基础,《财务管理》理论多、公式多、计算多,对于从小数学不好的我来说,简直是噩梦。就教材而言,我差不多看了三遍,对部分重点、难点部分,反复研究,特别是教材例题。好多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记几遍,实在不理解的,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那块,太抽象了,但又是每年必考项。什么资产组合的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资产组合的β×(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我就反复地写,反复地背,算是死记硬背而记下来的。而对于死记硬背也难以记下来的公式,真的是战略性放弃了,没办法,怎么都理解不了,也记不住。比如:筹资管理部分有一个资金习性预测法中的---回归直线法,已知直线方程中自变量x,资金占用量为因变量y,而求两个参数a和b。我怎么都理解不了,就战略性放弃了,还好最后也没考这个。
四、实现目标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就到了考试的日期。为了这次考试我放弃了很多,付出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按照我的计划,一步步通过了考试,实现了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当我查分的时候看见自己的成绩,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五、总结一下说实话,我也没指望着考下这个中级会计职称的证书能给我升职加薪,但就是想证明一下自己,我有这个能力,并且考下来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很辛苦,但却很充实。
前几天,一个几年前我去面试而拒绝我的会计事务所,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中级会计证书考下来(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我的信息的,到现在还有点疑惑。),要不要考虑去他们那边上班。问了下待遇和上班时间,我拒绝了。说实话,我没在事务所待过,也蛮想体验一下的。但上班时间是早八晚六,每周休一天,没办法照顾孩子。还有就是工资也不高,没有社保。这两点中,其中第一点是我最没办法接受的。我找工作的首要条件是能兼顾到孩子,工资低点也没关系。所以没谈成。但我也没有太大的遗憾,最起码我也有拒绝的资本了。
最后,给即将参加中级会计考试的朋友们一点个人建议: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台阶,把握基础知识点,多做历年考题,才是通过考试的关键。不要相信社会上所谓的押题、改分短信、复查通过等信息,那全是骗人的。你不要怕困难,也不要怕失败。你要擅长从失败中去查找问题,不断地去总结才能有所突破,进而去收获你想要的。
亲爱的朋友们,读完我的中级会计备考之路,是否能给你们留下点启发?但愿我的经验能给你们一点点帮助,也许明年通过考试的就是你!加油!